冷軋鋼板日本工業標準
日本工業標準 JIS Z 3141-1994
冷軋鋼板及鋼帶
1、適用范圍
本規格規定以冷軋機制造的冷軋鋼板及鋼帶(以下稱鋼板及鋼帶),并包括磨光鋼帶(寬度不大于500mm的冷軋鋼帶)及由磨光鋼帶被剪斷的鋼板。
2、用詞的含義
本規格所用的用詞的含義如下:
(1)鋼板 為冷軋成平的鋼,以平板狀供應者;
(2)鋼帶 為冷軋成平的鋼,以卷板狀供應者。
3、種類及記號
鋼板及鋼帶為表1的3種類,再加如表2及表3的調質區分以及表面加工區分。
表1 種類及記號
種類 記號 摘 要
1種 SPCC 普 通 用
2種 SPCD 拉 深 用
3種 SPCE 深拉深用
備注:
1、1種的標準調質及退火狀態的鋼板及鋼帶,如有訂貨者的指定,要保證抗拉試驗值或埃里克森值某一方或其兩方時,應在種類記號的末尾加T為SPCT;
2、3種的標準調質的鋼板及鋼帶,如有訂貨者指定,要保證非時效性時,在種類記號的末尾加N為SPCEN。
表2 調質區分
調質區分 調質記號
按退火狀態 A
標準調質 S
1/8硬質 8
1/4硬質 4
1/2硬質 2
硬 質 1
表3 表面加工區分
表面加工區分 | 表面加工記號 | 摘 要 |
無光處理 | D | 以機械的或化學的方法交軋輥表面粗糙,進行無光澤處理者 |
光亮處理 | B | 以光滑處理的軋輥進行平滑處理者 |
備注:
不適用于退火狀態的鋼板及鋼帶。
4、機械性能
4、1、抗拉強度、伸長及非時效性 標準調質及退火狀態的鋼板及抗拉強度、伸長以及非時效性,均按表4所示:
表4 抗拉強度、伸長及非時效性
抗拉強度 kgf/mm2(N/mm2) | 伸長率% | 抗拉試樣 | ||||||
厚度 mm | ≥0.25 | ≥0.25 ~0.40 | ≥0.40 ~0.60 | ≥0.60 ~1.00 | ≥1.00 ~1.60 | ≥1.60 ~2.50 | ≥2.50 | 5號軋制 方向 |
SPCC | ≥28(275) | ≥32 | ≥34 | ≥36 | ≥37 | ≥38 | ≥39 | |
SPCD | ≥28(275) | ≥34 | ≥36 | ≥38 | ≥39 | ≥40 | ≥41 | |
SPCE | ≥28(275) | ≥36 | ≥38 | ≥40 | ≥41 | ≥42 | ≥43 |
備注:
1、SPCC原則上不適用抗拉試驗值,但有訂貨者要求時,適用括弧內的數值;
2、關于厚度未滿0.60mm,原則上省略抗拉試驗;
3、此表適用于寬度大于30mm;
4、SPCE種的標準調質鋼板及鋼帶,有非時效性的指定時,應在制造廠出廠后6個月內,要保證非時效性,非時效性指在加工時,不發生拉伸應變的性質而言;
5、括弧里的單位及數值(除1種的上段)是根據國際單位系(S1),付記以供參考。
4、2、里克森值
標準調質及退火狀態的鋼板及鋼帶的埃里克森值,如訂貨者有要求時,要進行埃里克森試驗來代替抗拉試驗,或除抗拉試驗外進行埃里克森試驗,并其值應大于表5所示。
表5 埃里克森值 單位mm
厚度 | 0.4 | 0.5 | 0.6 | 0.7 | 0.8 | 0.9 | 1.0 | 1.2 | 1.4 | 1.6 |
SPCC | 7.2 | 7.8 | 8.4 | 8.8 | 9.1 | 9.4 | 9.6 | 10.0 | 10.3 | 10.5 |
SPCD | 7.6 | 8.2 | 8.8 | 9.2 | 9.5 | 9.8 | 10.0 | 10.4 | 10.7 | 10.9 |
SPCE | 8.0 | 8.6 | 9.2 | 9.6 | 9.9 | 10.2 | 10.4 | 10.8 | 11.1 | 11.3 |
備注:
1、對公稱厚度大于0.4mm而小于1.6mm的,并在此表上示列的中間厚度,則以內插法來歸納為小數點以下1位;
2、適用于3個試驗值的平均。
4、3、硬度
1/8硬質、1/4硬質、1/2硬質及硬質的鋼板以及鋼帶的硬度,均按表6所示。
表6 硬度
調質區分 | 調質記號 | 硬度 | |
HRB | HV | ||
1/8硬質 | 8 | 50~71 | 95~130 |
1/4硬質 | 4 | 65~80 | 115~150 |
1/2硬質 | 2 | 74~89 | 135~185 |
硬質 | 1 | 大于85 | 大于170 |
備注:硬度應適用洛氏硬度或維氏硬度的任何一方
4、4、彎曲
鋼板及鋼帶按表7規定進行彎曲時,也不得在其外側發生裂傷。但1/8硬質、1/4硬質及1/2硬質的鋼板以及鋼帶,由訂貨者要求時適用。
表7 彎曲
調質區分 | 調質記號 | 彎曲試驗 | ||
彎曲角度 | 內側半徑 | 試樣 | ||
退火狀態 | A | 180 | 成疊 | 3號軋制方向 |
標準調質 | S | 180 | 成疊 | |
1/8硬質 | 8 | 180 | 成疊 | |
1/4硬質 | 4 | 180 | 厚度的0.5倍 | |
1/2硬質 | 2 | 180 | 厚度的0.5倍 | |
硬 質 | 1 | - | - |
、外觀
5、1、鋼板及鋼帶,無特殊指定時要涂油。
5、2、鋼板及鋼帶,不得存在如孔、分層、其他根據用途在實用上有害的缺陷,但除孔、分層以外的缺陷,原則上適用于鋼板及鋼帶的單面(1)。
另外關于鋼帶,因在一般檢驗中,無除掉包括缺陷部分的機會,允許包括若干的不正常部分,也可包括焊接部。
注(1)單面:指在鋼板的表示面,鋼帶時原則上指鋼帶的外側面。
5、3、關于按退火狀態的鋼板及鋼帶,因不進行調質軋制而發生的彎折、邊折皺等,不作為有害的缺陷。
5、4、關于無涂油的鋼板及鋼帶,由于無涂油而生的銹、擦傷等,不作為有害的缺陷。
6、尺寸的表示法 鋼板及鋼帶尺寸的表示法如下:
6、1、鋼板的尺寸、厚度、寬度及長度,均以mm表示。
6、2、鋼帶的尺寸、厚度及寬度,均以mm表示。
7、標準尺寸
以寬度大于500mm,經冷軋的鋼板及鋼帶的標準厚度,均按表8所示。
表8 標準尺寸
標準厚度 | 0.40 0.50 0.60 0.70 0.80 0.90 1.00 1.20 1.40 1.60 1.80 2.002.30 2.50(2.60) 2.80(2.90) 3.20 |
備注:
最好適用括弧以外的標準厚度
8、尺寸的允許偏差
8、1、尺寸的測定部位
8、1、1、厚度的測定部位,關于鋼帶的正常部分及鋼板,為由兩邊大于15mm內側的任意之點,但寬度未滿30mm則為寬度的中央部位。
8、1、2、寬度的測定部位,為鋼帶的正常部分 及鋼板有任意部位。
8、1、3、長度的測定部位,為鋼板的任意部位。
8、2、厚度允許偏差
8、2、1厚度允許偏差,應適用于公稱厚度。
8、2、2厚度允許偏差,區分為A及B,均按表9及表10所示。
表9 厚度允許偏差A (單位:mm)
按公稱厚度的區分 | 按公稱寬度的區分 | ||||
~630 | ≥630~1000 | ≥1000~1250 | ≥1250~1600 | ≥1600 | |
~0.25 | ±0.03 | ±0.03 | ±0.03 | ||
≥0.20~0.40 | ±0.04 | ±0.04 | ±0.04 | ||
≥0.40~0.60 | ±0.05 | ±0.05 | ±0.05 | ±0.06 | |
≥0.60~0.80 | ±0.06 | ±0.06 | ±0.06 | ±0.07 | ±0.08 |
≥0.80~1.0 | ±0.07 | ±0.07 | ±0.08 | ±0.09 | ±0.10 |
≥1.00~1.20 | ±0.08 | ±0.08 | ±0.09 | ±0.10 | ±0.12 |
≥1.20~1.60 | ±0.09 | ±0.10 | ±0.11 | ±0.12 | ±0.14 |
≥1.60~2.00 | ±0.10 | ±0.11 | ±0.12 | ±0.14 | ±0.16 |
≥2.00~2.50 | ±0.12 | ±0.13 | ±0.14 | ±0.16 | ±0.18 |
≥2.50~3.15 | ±0.14 | ±0.15 | ±0.16 | ±0.18 | ±0.20 |
≥3.10 | ±0.16 | ±0.17 | ±0.19 | ±0.20 |
表10 厚度允許偏差B 單位:mm
按公稱厚度的區分 | 按公稱寬度的區分 | |||
~160 | ≥160~250 | ≥250~400 | ≥400~630 | |
~0.10 | ±0.010 | ±0.020 | ||
≥0.10~0.16 | ±0.015 | ±0.020 | ||
≥0.10~0.25 | ±0.020 | ±0.025 | ±0.030 | ±0.030 |
≥0.20~0.40 | ±0.025 | ±0.030 | ±0.035 | ±0.035 |
≥0.40~0.60 | ±0.035 | ±0.040 | ±0.040 | ±0.040 |
≥0.60~0.80 | ±0.040 | ±0.045 | ±0.045 | ±0.045 |
≥0.80~1.00 | ±0.04 | ±0.05 | ±0.050 | ±0.050 |
≥1.00~1.25 | ±0.05 | ±0.05 | ±0.050 | ±0.050 |
≥1.20~1.60 | ±0.05 | ±0.06 | ±0.060 | ±0.060 |
≥1.60~2.00 | ±0.06 | ±0.07 | ±0.080 | ±0.080 |
≥2.00~2.50 | ±0.07 | ±0.08 | ±0.080 | ±0.090 |
≥2.50~3.15 | ±0.08 | ±0.09 | ±0.090 | ±0.100 |
≥3.10 | ±0.09 | ±0.10 | ±0.100 | ±0.110 |
8、3、寬度允許偏差
8、3、1、寬度允許偏差,應適用于公稱寬度。
8、3、2、寬度允許偏差,應區分為A、B及C,均按表11、表12及表13所示。
表11寬度允許偏差A 單位mm
按公稱寬度的區分 | |
~1250 | ≥1250 |
+7 0 | +10 0 |
備注:
以拉伸矯直機加工的鋼板,不規定正側
表12寬度容許差B 單位:mm
按公稱寬度的區分 | |
~1250 | ≥1250 |
+3 0 | +4 0 |
表13 寬度容許差C 單位mm
按公稱厚度的區分 | 按公稱寬度的區分 | |||
~160 | ≥160~250 | ≥250~400 | ≥400~630 | |
~0.60 | ±0.15 | ±0.20 | ±0.25 | ±0.30 |
≥0.60~1.00 | ±0.20 | ±0.25 | ±0.25 | ±0.30 |
≥1.00~1.60 | ±0.20 | ±0.30 | ±0.30 | ±0.40 |
≥1.60~2.50 | ±0.25 | ±0.35 | ±0.40 | ±0.50 |
≥2.50~4.00 | ±0.30 | ±0.40 | ±0.45 | ±0.50 |
≥4.00~5.00 | ±0.40 | ±0.50 | ±0.55 | ±0.65 |
8、4、長度允許偏差
8、4、1、長度允許偏差,應適用于鋼板的公稱長度。
8、4、2、長度允許偏差,區分為A及B,均按表14及表15所示。
表14長度允許偏差A單位mm
按公稱長度的區分 | 允許偏差 |
~2000 | +10 0 |
≥2000~4000 | +15 0 |
≥4000~6000 | +20 0 |
備注:
以拉伸矯直機加工的鋼板,不規定正側。
表14長度允許偏差B 單位mm
按公稱長度的區分 | 允許偏差 |
~1000 | +3 0 |
≥1000~2000 | +4 0 |
≥2000~3000 | +6 0 |
≥3000~4000 | +8 0 |
9、形狀
9、1、平面度
平面度區分為A及B,最大值按表16及表17所示,此時適用于寬度大于500mm冷軋標準調質的鋼板。
備注:
平面度,應擱在平臺上測定,其值由應彎的最大值減去鋼板的公稱厚度,應適用于鋼板的上側面。
表16 平面度A 單位mm
按公稱寬度的區分 | 應變種類 | ||
撓度波紋 | 邊波紋 | 中波紋 | |
~1000 | 12 | 8 | 6 |
≥1000~1250 | 15 | 10 | 8 |
≥1250~1600 | 15 | 12 | 9 |
≥1600 | 20 | 14 | 10 |
表17 平面度B 單位mm
按公稱寬度的區分 | 應變種類 | ||
撓度波紋 | 邊波紋 | 中波紋 | |
~1000 | 2 | 2 | 2 |
≥1000~1250 | 3 | 2 | 2 |
≥1250~1600 | 4 | 3 | 2 |
≥1600 | 5 | 4 | 2 |
備注:
平面度B,原則上適用于拉伸矯直機加工的鋼板。
9、2、鐮刀彎
鋼板及鋼帶的鐮刀彎的最大值,按表18所示。
按公稱寬度區分 | 鋼板 | 鋼帶 | |
長度未滿2000 | 長度大于2000 | ||
大于30 未滿60 | 8 | 任意長度每2000 8 | |
大于60 未滿630 | 4 | 任意長度每2000 4 | |
大于630 | 2 | 任意長度每2000 2 |
備注:
不適用于鋼帶的不正常部分。
10、重量
10、1、鋼板的重量
10、1、1、鋼板重量以kg表示,原則上對寬度大于500mm冷軋鋼板為計算重量,而對寬度未滿500mm冷軋鋼板,為實測重量。
備注:
本規格所用的重量是質量的意思。
10、1、2、鋼板重量的計算方法,按表19所示,但此時的尺寸應用公稱尺寸。
10、1、3、寬度大于500mm的鋼板,每捆的重量為2000kg、3000kg及4000kg。
表19 重量的計算方法
計算順序 | 計算方法 | 結果的位數 |
基本重量kg/mm·m2 | 7.85(厚度1mm,面積1m2的重量) | |
單位重量kg/m2 | 基本重量(kg/mm·m2)×厚度(mm) | 有效數字歸納為4位的數值 |
鋼板面積m2 | 寬度(m)×長度(m) | 有效數字歸納為4位的數值 |
1張重量kg | 單位重量(kg/m2)×面積(m2) | 有效數字歸納為3位的數值 |
1捆重量kg | 1張重量(kg)×同一尺寸的1捆內的張數 | 歸納為kg的整數值 |
總重量kg | 各捆重量之和 | kg的整數值 |
備注:
1、總重量也可以1張重量(kg) ×總張數來計算;
2、數值的歸納法,按JIS Z8401(數值的歸納法)。
10、2、鋼帶的重量
10、2、1、鋼帶的重量為實測重量,以kg表示。
10、2、2、鋼帶的重量,由于協議原則上指定最大重量,其最大指定重量,一般為大于下列數值。
?。?) 寬度大于500mm的鋼帶寬度每1mm為3kg。
?。?) 寬度未滿500mm的鋼帶寬主每1mm為1kg。
11、機械試驗
11、1、機械試驗的一般事項,按JIS G0303(檢查鋼材的一般規則)4.的規定。其時供試材的采取法按A類,試樣數及采取位置如下:
?。?)試樣數 按每冷軋時的卷板(以下稱卷板)各取1個,但埃里克森試樣為1組(測定部位為3處)。另外卷板的單重未滿3T時,應按每同一爐鋼、同一厚度、同一軋制條件及同一熱處理條件。
?。?)試樣的采取位置
a、 抗拉試樣、彎曲試樣及硬度試樣
試樣中心為由寬度方向的1/4位置,介不能于此位置采樣時,盡量接近此位置。
b、 埃里克森試樣 由寬度邊緣大于50mm內側的3個部位。
12、包裝及標記
合格于檢驗的鋼板及鋼帶,原則上均包裝,必須以適當方法記明下列項目,但取得訂貨者承認時,可省略其一部分。
(1) 種類的記號
(2) 調質記號
(3) 表面加工記號
(4) 制造號碼或檢驗號碼
(5) 尺寸
(6) 張數或重量(寬度未滿于500mm冷軋鋼帶及鋼板可省略)
(7) 制造業者名或其略號
備注:種類的記號、調質記號及表面加工記號的標記例子:
SPCCT·S D
SPCCT-- 種類(1種,保證機械性能)
S-- 調質區分(標準調質)
D--表面加工(無光處理)
參考1、化學成分
桶樣分析值通常如表A所示:
表A 化學成分
種類 | 記號 | C | Si | Mn | P | S |
1種 | SPCC | ≤0.12 | ≤0.12 | ≤0.040 | ≤0.045 | |
2種 | SPCD | ≤0.10 | ≤0.10 | ≤0.035 | ≤0.035 | |
3種 | SPCE | ≤0.08 | ≤0.40 | ≤0.030 | ≤0.030 |
備注:
關于1/8硬質、1/4硬質、1/2硬質及硬質者,也有由化學成分提高硬度來代替由高質軋制提高硬度。
參考2、機械性能
2、1、種類的記號、調質記號、表面加工記號的組合和機械性能的適用項目如表B所示。
種類 | 調質區分 | 表面加工區分 | 記號 | 抗拉試驗值埃里克森值 | 非時效性 | 彎曲 | 硬度 |
1種 | 退火狀態 |  ̄ | SPCC-A |  ̄ |  ̄ | ○ | |
退火狀態(指定保證機械性能) |  ̄ | SPCCT-A | ○ |  ̄ | ○ |  ̄ | |
標準調質 | 無光加工 | SPCC-SD |  ̄ |  ̄ | ○ |  ̄ | |
光亮加工 | SPCC-SB | ||||||
標準調質(指定保證機械性能) | 無光加工 | SPCCT-SD | ○ |  ̄ | ○ |  ̄ | |
光亮加工 | SPCCT-SB | ||||||
1/8硬質 | 無光加工 | SPCC-8D |  ̄ |  ̄ | ● | ○ | |
光亮加工 | SPCC-8B | ||||||
1/4硬質 | 無光加工 | SPCC-4D |  ̄ |  ̄ | ● | ○ | |
光亮加工 | SPCC-4B | ||||||
1/2硬質 | 無光加工 | SPCC-2D |  ̄ |  ̄ | ● | ○ | |
光亮加工 | SPCC-2B | ||||||
硬質 | 無光加工 | SPCC-1D |  ̄ |  ̄ |  ̄ | ○ | |
光亮加工 | SPCC-1B | ||||||
2種 | 退火狀態 | SPCD-A | ○ |  ̄ | ○ |  ̄ | |
標準調質 | 無光加工 | SPCD-SD | ○ |  ̄ | ○ |  ̄ | |
光亮加工 | SPCD-SB | ||||||
3種 | 退火狀態 | SPCE-A | ○ |  ̄ | ○ |  ̄ | |
標準調質 | 無光加工 | SPCE-SD | ○ |  ̄ | ○ |  ̄ | |
光亮加工 | SPCE-SB | ||||||
標準調質(指定保證非時效性能) | 無光加工 | SPCEN-SD | ○ | ○ | ○ |  ̄ | |
光亮加工 | SPCEN-SB |
備注:
1、 抗拉試驗值及埃里克森試驗值
(1) 適用于表B中記號○者,在無特別指定時,只適用抗拉試驗值,適用下列情況時,訂貨者須指定其意旨;
(甲) 適用埃里克森值,以代替抗拉試驗值時;
(乙) 同時適用抗拉試驗與埃里克森值時。
(2) 關于抗拉試驗,厚度大于0.25mm而未滿0.60mm時,厚則上省略試驗,如要進行試驗時,訂貨者須指定其意旨。
2、 非時效性 適用于表B中記號○者。
3、 彎曲試驗
(1) 適用于表B中記號○者,但可省略試驗;
(2) 表B中記號●者,訂貨者指定時,才適用。
4、 硬度 適用于表B中記號○者.
5、 其他
(1) 除表B外,對于2種及3種,可以指定1/8硬質、1/4硬質、1/2硬質或硬質。此時機械性能的適用項目與1種相同。
(2) 適用在表B中無規定的試驗項目(如圓錐杯形拉深試驗值等)時,按當事者之間的協議。
2、2、標準調質及退火狀態的硬度以及1/8硬質、1/4硬質、1/2硬質及硬質的抗拉試驗,通常如表C以及表D所示。
C 標準調質及退火狀態的硬度
調質區分 | 記號 | 硬度 | |
HRB | HV | ||
退火狀態 | A | ≤57 | ≤105 |
標準調質 | S | ≤65 | ≤115 |
表D 1/8硬質、1/4硬質、1/2硬質及硬質的抗拉試驗值
調質區分 | 記號 | 抗拉試驗 | 試樣 | |
抗拉強度kgf/mm2(N/mm2) | 伸長率% | |||
1/8硬質 | 8 | 30~42(294~412) | ≥25 | 6號軋制方向 |
1/4硬質 | 4 | 38~50(373~490) | ≥10 | |
1/2硬質 | 2 | 45~60(441~588) | ||
硬 質 | 1 | ≥56(≥549) |
備注:
表D為厚度大于0.25mm,寬度大于30mm之值。